第43章 密奏_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
笔趣书阁 > 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 > 第43章 密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3章 密奏

  “陛下,世子的策论已经写完。”

  宦官恭敬地呈上一个漆黑的皮匣子。

  朱棣皱眉:“朕要他写策论,为何呈上一个皮匣子?”

  小宦官恭声答道:“世子说了,他将要出应天,将许久不归,但是还身负军机大臣的职责,为了不破坏军机处的保密法,日后上奏皆通过此皮匣。”

  “此皮匣的钥匙有两把,一把在世子手中,另一把则在皮匣之中,交由陛下保管,除此之外,任何人都无法开启。”

  “日后奏章写好,世子会令亲信持此匣前往京城,不打扰驿站,直达御前,还请陛下亲自批复。”

  一旁的道衍闻言,忽然眯起双眼,若有所思。

  朱棣想起军机处的建立,想起朱悟净建立军机处的种种精妙之处,其中之一就是一切都对外保密。

  换言之,六部官员根本不知道军机处的官员究竟如何工作。

  一个政令何人提出,又经过多少人手,外界皆不知。

  至于原因,朱悟净给出的解释是军机大事,必须保密,不可泄露。

  保密。

  代表着信息隔绝,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军机泄露,只要可以保证军事行动的隐秘性,敌人就会如瞎子一般。

  一个瞎子也如何击败一个成年人。

  道衍双手合十,说道:“阿弥陀佛,恭喜陛下,世子又为陛下呈上一绝妙之物,此密奏之法可以令官员相互监督,绕过各级官员相互掩护,违背律法的不轨之事。”

  “不仅仅可以检查百官,还可以加深陛下与臣子的关系。”

  “有此密奏,再加上军机处,陛下已然彻底掌握整個大明。”

  闻言,朱棣这才理清思路,忍不住笑道:“瞻壑真是咱的麒麟儿,有此一招,远胜锦衣卫。”

  随着密奏制的出现,朱棣的皇权终于抵达了顶峰。

  现在的大明军队还未败坏,应该说大明现在的军户大部分还是没有田地,全部由国家出钱养着,战斗力足以保证。

  大明军户的战斗力丧失,是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的。

  军户当兵有着异地当兵的潜规则,比如让江南的兵调往北方服役。

  朱祁镇给了这些卫所的士兵当地户籍,有了正规的户籍,卫所的士兵可以在当地购置土地。

  在卫所的士兵购置了田地之后,朝廷便不再给军户拨发饷银,让军户自己种地,自己养活自己。

  当一个士兵除了打仗,还需要考虑如何养活自己的时候,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。

  但是。

  永乐朝的军户基本上是安居乐业的,生活质量倒是不差,倒不如说整个永乐朝的官员、百姓、士兵的生活质量,无论是横向对比其他国家,还是纵向对比其他时间段,都是很不错的。

  朱棣本人也有很多让军户生活更好的政策。

  甚至允许军户参与科举,仅仅是永乐十三年的科举,军户出身的进士就有四十七人,占到了百分之十五的比例。

  大明的军队就是朱棣的基本盘。

  这一点有些类似于满清八旗,只是军队不会永远是皇帝的基本盘,而八旗却永远只能依附皇权。

  此时,拥有了成熟的军机处制度和密奏制,朱棣的皇权终于达到了顶峰!

  朱棣此时的心情却没有多少喜悦,反而患得患失起来。

  权力集中在一人身上,意味着国家的兴衰将和皇帝的个人能力直接挂钩。

  朱棣对自己没有信心。

  “他这是为了变法铺路,弃用儒家之法,弃用太祖之法,改用自己在梦中学来的仙法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sge.cc。笔趣书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s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