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:宦官之祸,究竟如何?_盘点帝王扮演者:老戏骨们杀疯了
笔趣书阁 > 盘点帝王扮演者:老戏骨们杀疯了 > 第四十六章:宦官之祸,究竟如何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六章:宦官之祸,究竟如何?

  朱棣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,指着朱瞻基的鼻子。

  “你也不想想,那大秦强盛一时,最后败亡在了什么人的手里!”

  “赵高!”

  “那个阉人!”

  “想那大汉!”

  “又是何等的璀璨一时!”

  “可最后败在了什么人手里?”

  “是董卓么?是十常侍!”

  “没有十常侍乱政,何来的董卓进京勤王,没有此事,他董卓终其一生也只是个小小的西凉刺史!”

  “也是那阉人宦官!”

  “多少大大小小的王朝,以血泪告诉咱们,阉人宦官,最是不可信!”

  “你居然宠信宦官,居然还直接允许他们干政,进入朝堂!”

  “你难道忘了秦汉的功绩,究竟是如何衰败的了吗?”

  朱瞻基缩着脖子,他就知道,这件事肯定会让皇爷爷龙颜大怒。

  这件事,没得洗。

  最后,还是朱高炽前一步,为自己儿子解围道:“父皇。”

  “请容儿臣说一句。”

  朱棣压下心头怒火,“你说,你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,朕今天就让这太孙好好感受一下宗族家规!”

  末了,朱棣又冷森森道:“子不教父之过,你说的不全不对,朕连你也一起打!”

  朱高炽抖了一下身子,浑身肥肉颤抖。

  “父皇,想必您也发现了,朝堂之的异状。”

  “文官们虽然与咱们皇家站在一起,但归根结底,是因为他们的权利都是由咱们皇家赐予。”

  “一旦咱们影响到了文官们的利益,他们就会利用各种方式阻挠咱们得政策推行。”

  “现如今的文官,已经不是当初太祖皇帝时期的文官了,那时候的他们,还是一片散沙,现在的他们,已经开始抱团。”

  “如此发展下去,未来,文官们把持朝政,政令不出皇宫,那这天下,究竟是皇帝的天下,还是文官们的天下呢?”

  朱棣越发沉默。

  他自然也知道这些问题,只是他没有想的那么深。

  这么多年来,他其实一直不怎么处理政务,相比政务,他更喜欢带兵打仗。

  太子这么些年,说是监国太子,实际所有皇帝应该处理的政务,他都有插手代劳。

  连自己都能察觉到的事情,太子认知更加清晰。

  “所以,想要压制文官们,最好的办法是什么?”

  朱高炽自问自答道:“让他们感受到威胁,或者说,引入另一个政治力量,慢慢侵蚀文官们的权利。”

  “他们手中没了权利,只不过是没牙的老虎,是只能乖乖执行命令的工具,自然也就不足为虑。”

  “但权利不会消失。”

  “只能转移。”

  “转移的权利,自然到了宦官身,而宦官身为皇帝的家奴,归根结底,权利是落到皇帝手里。”

  “宦官,才是最合适的力量。”

  “因为他们没有后代,所以不会产生世家,更不会出现牢牢占据大权,不放权,独断专横的情况。”

  “这样的情况下,只要皇帝清明,不被宦官拿捏住思维,天下就可太平大治。”

  说完这些,朱高炽长舒一口气。

  “如果儿臣说到这里,父皇还是觉得无法接受的话,就请父皇治罪。”

  “但无论如何,不要认为瞻基这孩子昏了头。”

  朱棣怒气稍微收敛,深呼吸一下。

  “所言有理。”

  此事便就此作罢。

  大明。洪武朝。

  朱元璋也对朱瞻基重用宦官一事十分不满,甚至于当朝骂道:“糊涂至极!”

  “世人,数宦官最不可信!”

  “怎可重用宦官!”

  朱标也为止叹惋。

  “是啊,其功绩虽然不可泯灭,但其过错也是明显。”

  “其实前两条过错,严格意义,并不能算是过错,后世子孙无德,罪不在先人。”

  “闲暇之余玩些爱玩的东西,也不能算是过错。”

  “后世人对待君王的评判,实为严苛啊。”

  “唯独任用宦官,这一事罪不可恕。”

  在朱标心目中,统御群臣,靠着自身手腕便可以做到。

  如果有能力,听话,那就让他身居高位,如果无能,那就退位让贤。

  而品德有问题,无论能力大小,都要处理掉。

  君臣下一心,没什么难事。

  而太监则不然。

  太监这一群体,最是媚而欺下,与之长时间相处,就会被太监的花言巧语编织的安乐窝蒙蔽双眼,变得不在清明。

  而一国之皇帝不在清明,吏治又怎么清明,天下又怎么太平!

  太监,实乃朝廷之毒瘤!

  绝不可堪当大用!

  这便是朱标对于太监的评价。

  朱元璋叹口气。

  “可惜明君生昏君,导致大明国本一战而败。”

  “若是没有明君力挽狂澜,大明也许就败在了朱祁镇手中。而这这朱祁镇,居然有脸再登皇位,当真是天下第一厚颜无耻之人!”

  “这评语骂的不错,替咱出了心里那口恶气。”

  “后世的大明,宦官乱政,根源在于朱瞻基。虽后世人认为他是明君,但咱觉得,还不如是个庸君来的好。”

  “老四这一脉,让咱很是失望啊。”

  朱元璋看着朱标,怎么看怎么觉得,标儿如果真的当了皇帝,一定比朱瞻基当皇帝称职的多!

  不止如此,标儿的儿子,也会比朱瞻基那个被后世人戏称为大明战神的儿子强的多!

  一直在殿下看戏的蓝玉再次按捺不住。

  “陛下,臣请旨!”

  “请求陛下准许我前往北平,捉拿燕王回京对峙。”

  “刚才光幕也看了,燕王一脉的后世子孙是导致咱们大明衰败的根本之一!”

  “这什么朱瞻基,任用那些阉人宦官,导致了大明朝衰败!”

  “而他儿子更是不堪!动摇了大明国本。”

  “臣觉得,无论如何,都不能让燕王这一脉成为大明未来的皇帝!”

  “咱们辛苦打下的江山,就这么让人给败了,咱心里难受!”

  朱元璋沉默片刻,还是道:“你先退下,静观其变。”

  虽然朱元璋对于朱标很是信任。

  但他也明白,天下没有不败的王朝。

  而王朝的衰败,是在一代一代人的积累中完成的。

  明君败的慢,昏君败的快而已。

  老四那一脉的后人继位了,所以他的后人埋下了导致大明覆灭的祸根。

  换做是标儿继位,标儿的后人也会在某个时刻埋下大明覆灭的祸根。

  虽然说起来这事很是生气,但细思起来,这件事无可厚非。

  不能算是罪过。

  中秋佳节&国庆亲情回馈!充100赠500VIP点券!

  (活动时间:9月29日到10月6日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sge.cc。笔趣书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s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